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1149章 反扑与较量
第(3/3)页
“既然这些学子想要为国效力,那就让他们先到下边去帮忙,顺便体察民情,观察民间疾苦。”
当年凉州考课,不知多少世家子吃不了基层的苦头,逼得不少人半途而退。
听得冯都护欲故计重施,右夫人却是有些担心:
“凉州考课,乃是选才入仕,让考生体察民情,无可厚非。”
“而进入学院,却是求取学问为先,二者岂能同日而语?阿郎此举,怕是有所不妥。”
“不必担心。”冯都护胸有成竹地一笑,“学院出来的学生,最后也是有一年的实习期。”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这个话放在古代,可能有些夸张。
但学子成年以后,外出游学,增长见识,是一件正常,乃至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学院最后一年的实习安排,其实也是学生另一种名义上的游学——与个人游学的区别就在于,这是学院统一安排的游学。
“这些举荐上来的学子,皆是各地才俊,岂有弱者?就让他们提前实习了。”
右夫人面上仍有忧色:
“那学堂保送上来的学生又怎么办?只怕到时候有人说区别对待,有失公平。”
“就是让他们觉得不公平。”冯都护面容沉静,“就是让他们知道,从学堂考入学院的学生,才是正牌皇家学院的学子。”
“就是要比举荐上来的学生,更受朝廷重视。”
科举就算有再多的弊端,但它仍然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最公平的选才方式了。
它对一个国家是利多于弊,还是弊多于利,还是要看统治者想用科举达成什么目的。
拿唐朝前期的科举来说,主要是以“时务策”为主。
因为它涉及国家社会现实问题,这就让读书人不但要熟读经书,同时还要面向社会,观察、思考问题,提出解决办法。
除了科举,武则天甚至开创了武举。
这让科举选才在唐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,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。
可惜的是,宋的重文轻武,不但阉割了儒学,同时还利用科举钳制读书人的思想。
这给后世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头。
最后导致明清的科举,渐渐地发展成八股文考试。
让读书人变得四肢不勤,五谷不分,只能满嘴“之乎者也”。
与汉唐时仗剑游历天下的读书人完全不是一个物种。
不过就算是明清时代,科举也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入仕方式。
行卷,荫官,捐监等等,都是进入官场的补充方式。
但不管是哪一种,它们绝大部分时候,地位都没能超过科举。
科举入仕的官员,就是要比别的方式入仕的官员腰杆子硬。
冯都护最终所要营造的,也是这种效果。
当然,最开始的时候,科举、察举、征辟入仕的官员,地位肯定基本都是相当的。
只不过他要有意识地把科举的地位慢慢抬起来,渐渐地潜移默化。
一点一点地挤压察举和征辟,就是变相地在挤压世家子弟的入仕空间。
最后逼得他们不得不退到与普通人一样的起点——至少在学院里是这样的。
这已经是冯都护打破世家智力资源垄断所能做到的极致。
也是能给天下所有学子的一个最大公平。
同时也可以让大汉能团结最广泛社会层面。
右夫人知道这必然会有不小的阻力,只见她思索一下,建议到:
“不如这样,若是有人当真在一年的时间里,表现出色,也可以直接察举或者征辟出仕,阿郎以为如何?”
冯都护闻言,不禁“咦”了一声,赞赏地看向右夫人:
“细君不愧是吾之女诸葛,此言甚是有理。”
反正现在是科举察举征辟并行,并无高低之分,能提前入仕,想必正好合不少人之意。
同时还可以堵住某些人的嘴:
有本事你就直接通过考察入仕。
没本事就好好通过考核,进入学院学本事。
如果连考核都通不过,那就是无能无才!
无能无才,也想进入大汉帝国的官吏阶层?
真当大汉是像魏贼那般,重出身不重品性才学吗?
想到这里,冯都护再次靠回椅背上:
“就这么办吧,到时候把这份名单再抄一份,送到尚书台去,让尚书台安排。”
“阿郎不看看吗?”
“不看了,有什么好看的。”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24kxs.cc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