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5章 洛阳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285章 洛阳

第(1/3)页

  《太公六韬》曾有着述:一骑可当八卒。

  这并不是古人随意拍脑袋想出来的量比,也不是文人在文学作品里的想像,而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结论。

  在平地上,一匹马以最快的速度冲刺,结合自身的重量,最后所能产生的动能,可以连续冲翻八个人。

  注意,这还是在没有马鞍和马蹬的情况下。

  所以,虽说步卒想要对付突骑冲阵,最好办法是结阵。

  但如果突骑当真不怕死,非要去冲击已经结好的阵形。

  最后固然极有可能是死路一条,不过步卒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。

  而一旦结阵步卒意志不坚定的话,付出惨重的代价也不是不可能。

  如果冲阵的突骑是具装骑兵,那么步卒就更加要小心,必须要做周全的准备,才能挡得住具装骑兵的毁灭性冲锋。

  面对孙权以楼船为核心所组成的阵形,如果换作曹丕的时代,那时的魏国还拥有大量精骑,说不定可能尝试用精骑轮番冲击。

  但以现在大魏的情况,已经不允许王凌如此浪费骑兵。

  从蜀虏十几年前第一次偷袭陇右开始,大魏的产马之地,就不断被蚕食。

  到了这几年,情况就越发的严重。

  大魏唯一的产马之地幽州,送往中原的战马数量和质量,每况愈下。

  逼得整个魏国军中,都不得不延长战马的服役时间。

  甚至因为军中战马不足,按以前的标准原本是用来运输的驽马,也被强行当作战马。

  所以王凌对于孙权的这一次来犯,他没有办法像以前几任都督那样,可以利用大量骑兵肆无忌惮地袭扰吴军的侧翼与粮道。

  在让骑兵尝试冲锋一次不果之后,王凌没有继续主动出击。

  而是果断地领军退回合肥城外的营寨里,静静地等候孙权的到来。

  “陛下,果真要下船么?”

  这一次与孙权同行的,乃是镇守边境数十年的孙韶。

  常年与魏军交战,孙韶深知魏军的厉害,看到孙权打算下船,亲自领军前往合肥。

  他不由地有些担心,劝道:

  “陛下此次前来,乃是以身为诱,如今王凌已样领大军来到合肥,陛下目的已成,何必再多此一举,亲身犯险?”

  “公礼,正是因为吾乃是以身为饵,所以才要亲自领军下船,前往合肥。”

  孙权站在船上,遥遥看着那个背山而建的合肥城,目光复杂无比。

  因为那里,就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。

  但见孙权语气沉重:

  “这一次北伐,乃是举国之力,若是再像以往那般,毫无寸进,你可知对大吴来说,意味着什么?”

  他不等孙韶作答,便自顾自地继续说道:

  “意味着我大吴将来,只能是永远困守于江东之地,再无力与汉魏争天下。”

  “公礼,这对于大吴来说,就是一个死局啊!”

  无论是汉魏最后谁将胜出,大吴都会面临着三面被围,最后活活被困死的局面。

  “与其留一个死局慢慢屈辱等死,吾还不如奋力一博,以图最后一线生机。”

  说实在话,现在的孙权有点后悔。

  汉国第一次北伐时,就曾知会过自己,希望大吴同时出兵,共灭贼人。

  只是想起当时陆逊对局势的判断,孙权就忍不住地咬牙:

  “陆伯言误我啊!”

  “陛下!”

  孙韶大惊失色,连忙左右看看,确定周围都是陛下宫内心腹侍卫,这才略略松了一口气:

  “陛下,慎言啊!”

  陛下与上大将军之间,难道发生了什么?

  “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,何须慎言?”

  孙权一想起当年之事,心里就是一阵窝火:

  “陆伯言当年曾断言,汉国国小民乏,兼之汉中诸道难行,北伐定然无功,只会白耗国力。”

  “建议吾坐视汉魏相争,只待诸葛孔明一朝兵败回师,汉国不论是为求自保,还是为了能伐贼成功,都只会越发有求于我。”

  说到这里,孙权长叹了一口气:

  “岂料汉国……唉!大吴这些年来,错失良机矣!”

  孙权此人,看似豁达,实则心里喜欢记小本本。

  朱治,孙坚旧臣,早来还曾举荐孙权为孝廉,但后来他对朱治不满,又不愿意说出口,以致一度心怀怨恨。

  暨艳,被孙权定罪时,有一条就是“暨艳父兄,附于恶逆”,骂人家父兄早年对不起孙氏。

  张温被暨艳牵连时,又被孙权骂说是“有过旧臣”。

  反正就你们所有的过错我都默默地记着,等哪天我忍不住了才会拿出来说事。

  陆逊这个事情,自然也被孙权记在了小本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24kxs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